“注目未来”关注新导演 谢飞:肯定韩寒式新秀

共12张

    4月22日上午,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展映单元“国际新导演”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著名导演谢飞、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吴冠平、中国青年导演杨瑾、《愤怒的小孩》导演黄雷、立陶宛电影《赌徒》编剧、阿根廷电影《最后一个猫王》海外营销负责人等参与了论坛。

    论坛上,众人就商业片艺术片如何平衡、电影的新老传播方式两方面进行了讨论,而对于中国电影市场上兴起的“演而优则导、写而优则导”的层出不穷新导演,谢飞也给予了肯定,但是关于郭敬明、韩寒等类导演的作品孰优孰劣,谢导只保守表示这个需要看了电影才知道。

文艺片“夹缝求生” 商业片受追捧

    不管是国内电影从业者还是国外从业者都始终绕不开的话题莫过于“商业还是艺术”的争论。会上,来自立陶宛的《赌徒》编剧表达了自己所在团队在拍电影时所坚持的“艺术性”的艰辛。“在夹缝中求生”,多少反应了部分独立电影人的窘境。而通过参展电影节,也是他们为影片求“生存”的一大途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导演杨瑾对此也表示同意,在他看来,影节的作用在于“推荐新人导演”,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即“培养观众”。

    致力于扶植新人导演的天画画天影业有限公司制片人杨城也认为,现在新导演坚持“艺术片”拍摄并不容易,而且总体制作环境略显浮躁——“你告诉我怎样才能成为冯小刚?”这不只是一个学院派老师无法解答的尴尬问题。

另辟蹊径:《愤怒的小孩》[网]点击近4000万

    相比较商业大片动辄千万的投资来说,大多数新导演所能收获的投资并不会如此乐观。《愤怒的小孩》导演黄雷在谈到小成本影片进军大院线的困境时提及自己的作品,虽然因为营销问题该片并没有在大银幕上取得预期的成绩,但在其网络独家播出平台[网]上,这部电影取得了近4000万的点击佳绩。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吴冠平也指出,电影的发行,例如艺术类电影,也可以尝试改变传统的“院线思维”,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新兴传播方式,进行艺术影像的推介。除此之外,他觉得为了把电影推荐给观众,电影评论和评价体系也有需要更新。

谢飞:肯定郭敬明、韩寒式新导演 孰优孰劣“看过才知道”

    作为德高望重的著名导演,谢飞对新晋导演一直持开明的接受态度。看完《小时代》后谢飞就曾经表示过很看好郭敬明,“我认为他第一部戏拍得很好,作为第一部戏就拍长片的导演,他比我们的(导演系)本科生还强,比我们的研究生也不差。”

    在接受[网]采访时,谢飞导演对另外一位话题导演韩寒也给与了肯定,但更看好两人中谁的作品,他则保守表示:“那得看过才知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