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导演要有剪辑意识 审美高低体现在分寸感

共5张

    

    4月22日,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当天,在“剪辑的力量”主题演讲与互动中,著名导演谢飞、徐皓峰与蓝莓影业旗下青年导演戴睿、刘国楠就“剪辑师与导演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讨论。

 

    活动上,谢飞强调,剪辑师对于导演来说非常重要,但导演也必须有剪辑意识,并掌握拍摄节奏,“2个小时以内的电影为什么要拍出5个小时的素材?这不是导演没能力吗?”此外,谢飞还与在座学生分享,剪辑的艺术在于分寸感,审美高低也体现在此。

 

谢飞、徐皓峰北影节论坛畅谈剪辑 导演要有剪辑意识

 

    当天,著名导演谢飞现身会场,虽然已经20年没有拍电影,但谢飞一直认为,剪辑师是导演的亲密伙伴。他表示,“一个故事片的导演手里有五种手段:编剧、表演、视觉造型、声音和组接,而组接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手段,剪辑艺术是一个导演必须具备且会应用的手段。” 此外,谢飞还与在座学生分享,在新的数字时代,更需要有懂戏的剪辑师,“看他们怎么取舍,剪辑永远是创造出艺术成就的关键。”

 

    论坛上,谢飞表示,剪辑艺术最重要的不在于广度和深度,“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是分寸感,你的审美高低也体现在分寸感上,剪辑也是体现在这些事情上。”谢飞认为,导演必须有剪辑意识,把握不好电影的节奏在于编剧和导演,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剪辑师,“2个小时以内的电影为什么要拍出5个小时的素材?这不是导演没能力吗?” 徐皓峰也表示,“导演的拍摄思维应该按照剪辑的思维,把剪辑点想好去落实,以这样逆向的方式拍电影。”


戴睿、刘国楠对话前辈 蓝莓影业推“青年导演计划”

 

    当天,论坛协办方蓝莓影业旗下的两位签约青年导演戴睿与刘国楠也在现场亮相,与前辈谢飞、徐皓峰等人交流探讨电影艺术中剪辑的重要性,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青年导演刘国楠表示非常赞同谢飞导演的观点,“刚刚谢飞老师说的导演几项基础、几项功课都是导演应该具备的,所以导演拍摄之前,你的排本、分镜头排本是非常重要的。”戴睿则表示,在工业化相对发达的电影时代时,团队中更需要导演、编剧、剪辑等相关人员有良好的沟通机制。

 

    据悉,蓝莓影业战略布局东西方优秀青年导演合作渠道,力推“青年导演计划”,发掘新锐学生导演,亦欲储备更多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中国内地电影人才,并从中挖掘出下一个宁浩为中国电影行业注入新鲜活力。

友情链接